Friday, September 18, 2009

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你读懂了吗?

Monday, September 14, 2009

冷眼30年股票投资心得


坦白说,市面上的确有许多好书,尤其是有关投资。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本很生活化,容易明白,而且与感觉上也比较亲切。

这是我最近看的书。

Saturday, September 12, 2009

巴菲特的真本事:史上最強投資家的財報閱讀力


巴菲特擅長挑選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他挖寶的地方,就是企業的財務報表。
背了再多巴菲特名言、聽了無數巴菲特的故事,不如學巴菲特如何看財報,才能實質獲利。
巴菲特說的話,你要聽!
巴菲特為投資作的功課,你可以學!
人人都想學習巴菲特選股投資的功力。
本書兩位作者與巴菲特私交甚篤,他們深入大師的心思,以內行人的眼光分享,如何根據巴菲特的觀點看懂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找出長期下來能創造最大利潤的企業。有意從事投資的讀者可從本書得知:
◎在企業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中,巴菲特會特別留意哪些數字?
◎具備耐久性競爭優勢的企業,財報數字有哪些特點?
◎哪些財報數字,巴菲特一定會追蹤過去十年年報的資料?
◎巴菲特透過哪些財務比率的數字,來發掘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
◎看到哪些財報數字居高不下,巴菲特就會敬而遠之?
◎為什麼企業就算再好,都可能因為研發成本過高而垮台?
◎巴菲特會對哪類企業敬而遠之,無論賣價有多便宜他都不會碰?
◎會買也要會賣,巴菲特會在哪三種情況下,賣出手中的持股?
無論你是股市新手,還是經驗老到的巴菲特信徒,當你熟悉巴菲特閱讀財報的方法,你便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足以判斷哪些企業在未來可以成功致勝,哪些企業則應不計一切代價敬而遠之。
看見耐久性競爭優勢的威力,你才會更有錢!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4964

Friday, September 11, 2009

一看就懂!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坦白说,有时候,投资的书并不容易消化,可是这本图解的书,却是一本很容易上手的书。
------------------------------------------------------------------
跟巴菲特一起變有錢!
想知道巴菲特能不能東山再起?
超強版股神巴菲特投資策略分析,為您解密!

全彩圖說,豐富表格,深入淺出,易學易懂。
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構巴菲特的投資傳奇。
股神的策略心法,盡收眼底!
不少人天天關注股市,心情隨股票漲跌而悲喜;巴菲特卻不為市場短期波段所動,他甚至選擇遠離華爾街瘋狂的人群,終身僻居在盛產玉米、遍地牛羊的奧馬哈市,過著大部分時間都在閱讀、思考和「分配資金」的簡單生活。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和生活哲學,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能讓全球民眾目睹他最大的也是最初的投資失利後,還對他的未來抱有期待、認為他會東山再起?
巴菲特是只靠證券投資致富的,而且大多數的投資,是一般大眾都能輕易接觸到的上市公司股票。
巴菲特的每一個思考邏輯都很簡單,組合起來卻架構出一套自成一格的投資法則。
大多數投資者熱衷高技術、高增長的企業;巴菲特卻喜歡大量購買歷史悠久的大企業股票,比如: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以及吉列公司(Gillette),而這些股票都是一般人也能買到的股票。
巴菲特總是耐心尋找被股票市場遺落的璞玉,買入後總愛持有數年以上,甚至從不賣出;如果找不到值得投資的企業,他的做法也很簡單——就是絕不出手。
本書帶您輕鬆了解巴菲特的投資邏輯,書中章節分列如下:
第一章 奧馬哈的神話
第二章 分享巴菲特的思想盛宴
第三章 巴菲特的集中投資策略
第四章 堅持價值投資
第五章 長期持有優質股票
第六章 巴菲特的操作策略
第七章 巴菲特教你讀財務報表
第八章 巴菲特的五大投資經典案例
耐心看完這本書,你會明白巴菲特超級「簡單」的投資心法;而你,可能就是下一個股神!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6614#intro

Tuesday, August 18, 2009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常听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说的是三国后期,蜀国因没有什么好的将领,而导致只能用能力不强的廖化担当先锋的尴尬局面。

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在三国之中,虽然曹操被称为枭雄,但是以他人才最多;刘备虽然深得民心,但蜀国却是人才最少的。

这当中的原因有可能是:

首先,蜀国没有招揽人才的机制。刘备不明白一个道理,就是都已经立国了,他是不能还希望像当初流离颠沛那样让人闻名投靠,没有人才机制是根本原因,蜀国无大将的原因在早期就已经潜伏着了。刘备自立门户之际,赵云、周仓、徐庶等武将是自己投靠过来的,而刘备自己去招纳的人才却非常少。


其次是诸葛亮事无大小都亲自操刀,部属没有发挥的舞台,相信当时诸葛亮手下的部属都会感觉到很郁闷,因为所有的星星都烘托诸葛一个亮。最郁闷的就是魏延(因脑后长有反骨而不受重用),还有李严(曾与诸葛亮一同受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这一些能力的人都是被诸葛亮一直打压着,也因此在诸葛亮身边的都是非常听话的人。诸葛亮的最大优点,当然也成了他最大的缺点。正因为诸葛亮才华横溢,周围的人做的事,他都处处觉得不满意。更何况,诸葛亮受命于白帝城,再加上本身性格谨慎,更是处处小心,事必躬亲,就是连20军棍这样的小事也得亲自过问。最后导致蜀中只有诸葛亮一人掌事,无其他人可用的局面。

再来,诸葛亮来了之后,他的大部分人才都是投靠过来。蜀中无大将,当然不能说是诸葛亮他不能容人,而是诸葛亮他太强。主强属弱,往往会出现属下会碌碌无为,大家都知道反正军师诸葛亮的计策一般是不会错,只要照着他的意思去做就行了,所以大家都没了做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将领都依诸葛亮的计策去行事,如果有碰到什么突发的事情,也是第一时间上报到诸葛亮那里就是了,久而久之,蜀国就只有诸葛亮一人在做事了,最后他自己都觉得无人可用,诸葛亮用的人,如蒋琬、费纬都是小心谨慎,可以守成,难以进取之人。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其典故源自:姜维北伐时,当时蜀之大将死完,没有人可用,只得让原来在关公帐下做书记的瘳化(做过山贼,归顺关羽)做先锋。这句谚语所揭示的是当时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奇缺的历史事实,后来则引伸为泛指因为没有杰出人才,平庸之辈也能侥幸成名。

槟城峇东巴西州议席补选提名顺利完成,有一点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国阵会委派一个被律师公会吊销执照的候选人上阵?

候选人可以平凡,也可以平庸,不管平凡还是平庸,只要态度好,诚恳认真和积极为民服务,我都可以接受,但是我就是不能接受一个信誉破产的人当人民代议士。

该候选人,罗海扎律师执照被吊销的原因,是因为他本人处理的一宗土地交易失败之后,并没有退还161千令吉给客户,严格来说就是他私吞了客户的钱。单听片面之词,也许我们还不够中立和过于主观,然而海扎曾经针对被除牌的裁决向做出高庭上诉,但是却已经在今年8月12日被驳回。这证明了证据确实,他的确私吞了客户的钱,完全没有的好抵赖,只能横行霸道!

有每天阅读报纸的人都会察觉到,有些人,平庸无为无能再加上有时脑袋好像装的是水,可是却能当官。这当中是不是也存在着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苦衷呢?罗海扎“前”律师呢?不提也罢。

举个例子,佐哈里,他在阿都拉政府曾出任副內政部长,就是掌管报纸出版的副部长。他也曾是前首相馬哈迪的政治秘书。大家应该还记得有关他的事件吧,就是是被传言指他收取一名黑帮大哥的锯额金钱五百万令吉,作为释放該人物的酬劳。他因为這件事和警察头子互相指责,最后当然是在国阵精神下不了了之。他最近建议內政部对付数家华文报,甚至是吊销华文报報出版准证。原因是,华文报报导违反一个马来西亞概念。

我有时不禁要问,国阵在前首相马哈迪领导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是不是也没有人才了?国阵一直以来都是靠大选时给点糖果平时就以513来恐吓人民,而在过去几届大选天下无敌!都打遍天下无对手,又那须要人才呢?再加上马哈迪在位时,其强硬手段也是相当了得,主强属弱一览无遗;当然你也可以说伴君如伴虎,好的人才都选择归故里以便明哲保身。这就造就后马哈迪时代今日的局面,即:一个信誉破产的人也被派上用场,当候选人!即使如此,他还是巫统内最好的那位。

当然,拿国阵和三国的蜀国相比,其实是抬举的国阵。三国的刘备,至少还懂得什么叫爱民如子刘备的两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失散后,赵云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甘夫人及阿斗。曹操的追兵赶到,赵云英勇杀敌,突出重围终于到达刘备身边,哭诉没有救下糜夫人,刘备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场要摔死阿斗,被众将劝止。

还有,廖化至少还忠心耿耿为蜀国效命,像廖化这样的忠勇仁孝之士,又有领兵作战的经验,就算到了七十岁刘禅还会用他去作先锋,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Sunday, August 16, 2009

Thursday, August 13, 2009

走上坡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一样会碰到他们


经济不景气,我国公司委员会(SSM)估计今年内结束营业的公司数量料增加50%,同时新注册的公司预计会减少3%。

根据公司法令,公司结束营业后都必须要妥善的将之清盘或关闭,然而这个过程是须要涉及一些费用,有时甚至好几千马币。试想一下,生意失败后,一盘如洗、家徒四壁,有的甚至满身债务,还要拿出一笔钱来帮公司“善后”(关闭),有时的确有点像‘雪上加霜’又或者是‘在伤口上撒盐’。因此,很多人在生意失败后,对本身的公司置之不理是可以理解的。

公司委员会体恤经济不景所带来的创伤,因此推出一系列利商配套,其中包括凡是结束营业或结束营业多年的公司可于4月1日至9月30日这段时间向公司委员会提出单方面将公司关闭,而且是在不须要呈交任何账目的。如此一来,就能大大的减低了公司“善后”的费用,一来公司委员会能够名正言顺将这些所谓冬眠的公司除名,减少不必要的资料储藏;二来以一个极小的费用把结束营业的公司关闭,给自己一个留得青山在的机会(公司结束营业如果因为没有将之妥善关闭,也许会被公司委员会纳入黑名单,对于以后再做生意会带来一些不便)也是业者也愿意看到的。因此,我和我的生意伙伴都尽量将这个好消息传递给我们手头上那些生意失败、营业结束但之前没有能力关闭公司的客户,希望能够在不加重他们负担的情况下,协助他们将各自的公司关闭掉。

所有的人开始做生意的时候,都满怀希望、兴致勃勃。每一个做生意的当然都希望“能”成功,若干年后丰衣足食。然而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做生意的人都“能”成功。

望着手上的名单,看着熟悉的公司名字,看着熟悉的客户名字,顿时百般滋味在心头。

做生意不成功,有的人秉持着“哪里跌倒就哪里爬起来”的精神,最后总算踏上成功之路;有的人一蹶不起;有的人销声匿迹;有的把痛苦留给别人自己还是乐逍遥。

有几个客户令我感触特别多。我最记得曾经有一个客户,风光的时候,出入名车代步,有着自己的一栋楼,同时很瞧不起我们。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你们的办公室是租的,那像我,是自己的楼,我看你们还是把所有我公司的文件置放在我这里、至于书信往来地址也还是使用我公司的地址比较安全,因为我真的不晓得你们什么时候会搬又活着什么时候会做不下去。”你跟他讨钱的时候,他会说:“我公司那么大间置在这儿,你们怕我【跑路】meh?”

对于客户的奚落,我们当时习以为常,也尽量去顺从他们的要求。

一段时间后,这个客户与我们失去联络,寄给他的信件也几乎都被反寄回来。我的生意伙伴按奈不住,就驱车去探访他。抵达那栋楼后,我的伙伴看到满地都是其他人寄给我这个客户的信件,令他惊讶的是“那栋楼”的大门被铁链深锁。人面不知何处去,(楼对面的)野花依旧笑春风。

他真的【跑路】了,后来有接到他的一通电话,他说是泰国打来的,没有说明究竟发生什么事,只吩咐我们等他,他会回来还我们他欠我们的那二十多千的服务费。

那一通电话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他说的也是,我们的办公室是租的,有一天我们会“走”的。我们后来也真的“走”了,我们没有像他一样【跑路】而是搬去另一个更好的环境。

春风得意、意气风发,多么令人羡慕和内心澎湃且心动!

的确,顺风顺水,功成名就之时,人的精神自然高,走路时背挺得笔直,眼睛也会格外有神。在这种顺遂的情况下,很多『细节』就『理所当然』的被忽略掉。可是,这些当初被忽略的细节,很可能就是后来关键时刻给你致命的一击。

洛克菲勒告诉孩子说:‘走上坡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一样会碰到他们。’

当你在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当你下来的时候可能会滑倒。如果一个人往上爬的时候就想到『可能滑倒』的后果,他就会时时注意保持『梯子的整洁』,避免因为小细节上的疏失所造成的重大伤害。

到今天,我有时还会想起他那一句话:I'll be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