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7, 2009

永远要看得起自己


在一个农村,有一天有一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驴子在井里痛苦地哀嚎。农夫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任何办法把这头驴子救出来,想到驴子年纪也蛮大了,最后他决定放弃拯救。农夫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大家一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哭得更凄惨,但出人意外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身上时,驴子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的,这头驴子就得意洋洋地从井口跳了出来。

--------------------

因为要讨论助养清寒子弟的事项,昨晚我和一个同学及一个校友一起吃饭一起讨论。

你也许觉得很奇怪,怎么我会说我和一个同学及一个校友一起吃饭一起讨论呢?该同学和我一样,在1989年高中三毕业,而该名校友却是我的学长。



这位学长当年求学的时候是令人佩服的。



在学校求学时,他每个星期的零用钱只有RM14,他说扣除每个星期搭车回吉隆坡的车费,他每天能用的钱不多,有时甚至几天没吃东西。也因为这样,他在学校就被逼开始做点小生意,就是晚上的时候卖糕饼,每卖出一片糕饼他赚两毛钱。



这个学长原本应该在1988年毕业,但却在当年就踏入五花八门的社会。因为高二那年,他的全年总平均60.4分,由于缺课7天,被校方扣了0.7分。在当年学校的制度下,全年总平均如果不达60分是不能升班的,也就是说必须要留班多读一年。他当年之所以缺课主要是因为母亲中风进院,在和校长求情不被接受后,他被逼停学。



之所以停学,是因为在还没有把他送到读中就读时,他和不父亲有个君子协定,那就是只要他一留班,父亲就会马上停止资助。这个协定一来可以激发他一定要努力读书,因为机会只有一次;二来是当时他的父亲虽然把孩子送到独中求学但并不富裕,可以说还蛮穷的,没有任何多余的钱让自己的孩子在同一个地方(高中二)停留太久。



于是他选择停学,到父亲的家私店工作。不久,他的家被一场大火毁灭一切,而他剩下的财产就是一件衣服。这个打击对于他和他的家人肯定是很大,但在一家人齐心合力之下,他们总算站了起来,把精神寄托在生意上,也因此把家族生意带上另一个旅程。



瘦田无人耕,耕后有人争。这几乎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随后在他结婚的前一个月,他的家族闹家变。唯有在什么都不要的时候就不会有争议了,于是他选择毫无条件的放手与离开家族生意。因为这一件事,他几乎结不成婚,但幸运的是他得到太太的谅解和信任,让他坚强的走出家族生意的阴影,自立门户正式为自己的将来打拼。

凭着不屈不绕的冲劲,他很快的又重新站起来,而且公司也经营的有板有样。

由于长久以来都是在售卖本地厂商制造的家具,后来有感于竞争的激烈他认为公司须要创新,于是决定孤注一擲改变策略开始从国外入口即新潮又大众化的家具来取代本地乏善可陈的家具。

这个决定是对的,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本地厂家都一贯有给为期不等的帐期,但国外厂商却不但没有提供帐期,同时还必须要预先付款,货柜一个月之后才抵达港口。由于本地厂商提供帐期,而他经营的是现金的生意,因此他经常有大量的现金。这些现金,其实有好一大部分在若干月后,帐期到了就必须偿还给厂商的。但是因为本身对帐目和现金流不是很熟悉,结果他把这些钱都预先用了,用来向国外厂商订货。最后他面对钱用光了,货还没到,而本地厂商的帐期却到期这样的一个困境。当时,他才惊醒过来,计算一下,竟然在不知不觉欠下本地厂商约一百万的钱(都被他拿去给了国外厂商订即新潮又大众化的家具)。

回过神后,他不但不逃避,同时还积极和本地厂商进行协商。这段时间,他也同时发现很多人离他而去,也有很多人见他如见鬼。他也在这段时间开始埋头苦干,典当了自己所有的时间集中于生意上,除了家人,他没有时间和朋友们吃饭谈天。

经过多年困苦的奋斗,如今总算把一屁股的债给还清了。于是他开始积极的参与回馈社会的工作,加入校友会是他其中一个实际的证明,然后他才开始为自己寻找一个家园,并在最近搬迁到新的住家。

就如驴子掉进枯井的情况一样,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种各样的〖泥沙,泥土或石头〗倾倒在我们的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泥土或石头〗抖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人生必须要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要看得起自己。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裳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十分着急。这时候,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  

丢衣裳的人半信半疑。他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  

于是他转身回去,果真找到了他丢失的衣裳。

-----------------------------------

前一个星期,顾客的厂入贼,偷了一些东西。顾客选择不报警,我有点不解。

上一个星期,一个朋友的办公室进贼,把公司内所有的电脑搬个清光。他们到警局报警。

也许对警方来说,屋子办公室或工厂进贼是件很好笑的事情,所以警察先是嘲笑,然后破口大骂朋友为什么公司没有装置防盗系统。

突然间,我完全明白顾客为什么选择沉默也不愿意到警局报警,因为他们可以在受伤之后避免被嘲笑和侮辱。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警方竟然变成了无赖?捉贼防贼不是警方原本的责任和工作吗?警方不但不履行自身的工作,还希望通过人民自行装置防盗系统来预防自家,办公室或工厂遭殃被贼看中来减轻自己的工作,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其实我早该明了为什么顾客选择不报警,回想2007年,我的公司在国庆日前夕也被几个土匪(对我来说,没进允许擅自没夺他人产物的人就是土匪)破门而入,把公司内上下下所有的电脑,电脑软件,器备,都夺(搬)走,公司的运作几乎因为这样而停顿。去报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更过分的是已经日晒三更,附近的警局竟然还没开门!后来还被警方教训了一顿:“我们去吃早餐嘛!不把门关上难道开着?”

在英国,有多达250万套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位伦敦市民平均每天要被拍摄300次之多。在我国,如果没有防盗系统,一个贼不但可以慢条斯理的偷东西,同时甚至还可以在偷完之后小睡片刻,养足精神到隔壁家去继续干案。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我国是笑话。人人自危,人人自保确实是事实。

Friday, February 20, 2009

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


一样的人生,异样的心态,于是就有了喜怒哀乐。

每一天都是美丽的,每一天都不是沉闷的。

早上要上班的时候,发现邻家的狗就在屋前的庭园“排毒”。赶快四周围望望,竟然就只有自家遭殃,没天没理!也不明白为什么有时间养狗,却没时间遛狗(也顺道监督狗狗,不要随意排毒)。

上班途中,会发生的事情更多,首先会在路口差点被迎面而来没有遵守交通规矩的车砰上。然后停在交叉路口要把车子转去左边的马路时,由于马路往来车辆很多,只好慢慢耐心的等待。突然车笛声响彻天,原来是后面的车主等得很不耐烦了,响车笛提醒我“老兄,快点”。"老大,车水马龙,再稍等好不好?"他才懒得理会你,没一会儿那车主将车子驾出来超越我也顺道用了一个不文雅的手势来打个招呼,然后把车子硬是穿插停在我前面,然后突然踩油冲了出马路,不带走任何云彩,却留下一片污染的白烟(有时还是黑的)。

到了公司,发现单程道也被滥用。我遵守规矩的使用单程道,突然迎面来了很多车,我要马上让路,试过因为不让路被对方问候。真搞不懂这些人是贪图方便,还是看不懂指示牌?又或者驾驶执照是“买”回来的。

来到停车位时,要给泊车费。稍微慢了付或忘记付又或者是时间到了忘了添钱就给官员责骂:“有钱买车,没钱给泊车费吗?”会看到这些官员高不可攀,很积极的在抄牌,过后一伙人在马路旁边非法霸占土地的小贩档口吃东西喝茶谈笑风声。奇怪的是,非法霸占土地的人不是也应该被抄牌吗?

只是一个早上的时间,就足够让你发疯。

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自己就会在过日子中获得快乐,「天天是好日子」,心灵就会豁亮,没有困境烦恼。

每天我都告诉自己:

狗主生病了,狗狗很可怜没人照顾,还得自己出来排毒。广东人说:屎为财!狗狗为我带财来也。

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其实他们平时都是一等公民,他们赶时间也许憋尿,也许载送生病(又是生病)的家人去医院。那为什么拿不文雅的手势来做问候呢?应该是这些人小的时候家境贫穷,没有机会读书,没有得到老师的教诲,所以“比较”不懂礼貌。情有可原。

官员们呢?他们其实很可怜的,他们之中有很多买得起很昂贵的车,但因为一些不能说的因素而不敢买,委曲求全坐一辆“锅铲车”,心理不是很平衡所以有点妒嫉才会经常破口骂:“有钱买车,没钱给泊车费吗?”不过,他们还是善良的,很快的他们就忘了这件事,然后就去喝茶聊天过日子。有的给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你,说:“有问题就打电话给我”。瞧,多么乐于助人呢。

非法霸占土地的小贩是伟大的,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把土地给霸占下来,没有执照也要开档口卖饮食以便能够造福人群,经常门庭若市就是人们给他们的肯定。普罗众生,不就是常提醒大家:造福人群吗?

所以到今天我都还没有发疯。

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自己就会在过日子中获得快乐,「天天是好日子」,心灵就会豁亮,没有困境烦恼。

Monday, February 16, 2009

沈慕羽的一生.......

你可以不喜欢领导人,但你不能恨你的国家。

争取平等地位,维护母语教育,不能单靠个人努力,所谓孤掌难鸣,除了设法促进华人团结,关注华教发展,也必须要有一个强大有力的团体,名正言顺,据理力争,才有保障。

沈慕羽的一生.......

1913:7月20日出生于马六甲吉灵街。祖籍福建晋江。父亲为马六甲同盟会领袖沈鸿柏

1928: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培风第二届初中

1929:在父亲创设的明新印务公司(马六甲最早印务所)工作

1931:担任其父亲之私人秘书,并随父赴南京出席中国国民党四全大会

1933:返马后在培风母校任职,将培风传统广西话改为标准华语

1937:芦沟桥事变,参与抗日行列,组织歌咏队,戏剧团到处宣传

1938:1月23日,与曾月霭完婚

1940:成立马六甲华教教师公会,担任文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担任马六甲个社团抗敌动员总会秘书,后又出任马六甲华侨青年战时服务团团长

1942:3月,马六甲大戒严,与兄慕周同时被捕,囚禁在怡力监牢,后获释但兄不幸遇害

1945:9月,受聘马六甲华侨公立第一小学校长
11月,复办晨钟义务夜校。12月9日,复兴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

1946:复办培德学校,并担任校长

1947:将培德女校校政交给龙在天女士。接办平民学校

1949:2月,加入陈祯禄创组之马华公会,连任马六甲分会义务秘书要职6,7年

1950:12月,会见林连玉,倡议组织全国华校教师总会

1951:9月27日,坚持反对巴恩教育报告书中建议废除方言学校
12月25日,马来西亚联合邦华校教师总会(教总)成立,担任研究组主任

1952:受教育部委为中央教科书委员。首创马六甲华校教师职公会

1953:组织华人教育协会,并担任官民合办之<古城月报>总编辑为期4年

1955:1月,代表教总出席马六甲会谈
5月,组织马华青年团,被称为“马青之父”
6月,出任马六甲华人参事局议员

1956:6月,被英女皇封为太平局绅
9月,在马青团首届全国大会用华语报告,打破马华历来议事以英语为媒介的惯例

1957:获美国青年领袖奖金,到美国观光及考察两个月,在内布拉斯加议会以华语演讲

1958:出席三机构召开的全马华教大会,提议如果政府坚持以官方语文为考试媒介

1959:宣传公民权运动有功,受首任最高元首封第三卓越护国勋章

1960:4月,出席世界教师总会亚洲区大会

1961:从印尼返马,获悉林连玉被夺公民权,即会见马华公会会长陈修信,要求平反不果

1963:4月,担任全国华校教师职工总会首届主席

1965:4月,出任教总代主席
发动争取华文为官方原文,全国党团及华社热烈响应。被副首相,内长,财长(陈修信)相续召见,又遭联邦警察总部政治部主任秘密盘问威迫,无畏无惧,据理力争,直言争取母语为官方原文的重要性


12月,被选为教总主席

1966: 2月,被选为马青副总团长

10月18日,因坚持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而遭马华开除党籍

1968:4月,在独大发起人大会中,被推选为 筹委会副主席

1969:4月,出席世界教总亚洲区大会,以华语发言呼吁民办大学

1971:2月,接受陈修信邀请,参加全国华人团结大会

4月,遭警方以“涉嫌于怡保华人大团结集会上发表煽动性演说”逮捕,诉讼2年

1972:10月,政府撤销涉嫌煽动法令案件,委为上议员,被婉拒

1973:7月,卸下担任27年平民校长之职位

1974:担任孔教会第八届主席,订下复兴计划

1979:7月,荣任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第一届主席

10月,荣任马六甲晋江会馆第11届主席

1981:领导教总反对3M计划

1982:4月,教总改选提出引退,全场一致挽留

1985:12月,林连玉长逝,教总,董总,大会堂等15华团特设立“林连玉基金”,被选为主席

1987:10月11日,反对政府派不谙华文教师到华小任高职,在天后宫全国华团政党抗议大会中致词

10月28日,在内安法令下遭扣留,60天后送往太平扣留营

1988:2月,因受社团法令的限制,致函教总辞职

6月3日,获有条件释放

1989:7月,被选为马六甲中华大会堂主席。23日,在三宝山为第6届文化节升旗礼及传灯仪式主持开幕,开创点燃火炬运动

复出担任教总主席

1992:3月,表明退出教总与马六甲华堂改选

4月,教总及26个属会挽留,继续领导教总

1994:5月28日,卸下教总主席职位

8月,教总,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及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联合主办“沈慕羽表扬会”

1995:5月,荣获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奖

1997:荣膺台湾最高荣誉行政院文化奖

荣获第三届“春晖照人间”模范父母亲奖

1998:庆祝钻婚纪念,捐献5万令吉予新纪元学院

装置心脏调剂器

1999:马六甲元首封拿督勋衔

荣获“林连玉精神奖”

2002:马六甲华团庆贺沈慕羽90大寿,24万令吉贺仪捐献于培风中学

受台北市长马英九邀请赴台湾主持祭孔典礼

2003:被<<马来西亚记录大会>>评选为全国服务最久的校长

2004:平民学校“沈慕羽礼堂”落成。吉隆坡育南学校建“沈慕羽楼”

5月1日,夫人逝世

2006:1月,金马士“沈慕羽纪念馆”正式开幕

2007:2月,“沈慕羽图书馆”成立

7月,全国182个华团在马六甲培风中学举办“沈慕羽95荣寿大会”

11月15日,荣获大马佛教大学颁发名誉博士

12月9日,荣获美国高登大学颁发荣誉博士

2008: 4月27日,荣获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颁发“福建楷模奖”

2009:2月5日病逝,享年97岁。

Thursday, February 12, 2009

你的感受我了解,可是别人的感受你了解吗?

芙中雪隆校友会于2008年11月15日搞了一个成立40周年晚宴。

芙中成立就快有百年历史,有鉴于此,筹委会决定筵开50席,除了供师生联谊外,也希望借此机会筹募捐献母校及日常运作经费。

经过波折重重,晚宴后来总算圆满落幕。

50席,即500人来参与,可是你不能说有500个芙中校友来参与。

校友都长大成人,都有各自活动,参与意愿不高,造成筹备过程中另很多筹委失落。于是大家只好把目标转向商家,亲朋戚友。

我的这里,总共39人出席参与,就只有一个念到高中一转校的校友参加,其他的都是我的商家,朋友,亲戚及员工。

在编排位子时,我很头痛,我不晓得应该把那名校友编排去那里坐,因为就只有他一个人,而且他还半路转校那种,更是没有什么他认识的同学可以让我编排去和他共坐共叙。最后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唯有把他穿插与我的员工共坐。

当天他生病,我还以为他不会来的了,但最终他来了。

我的担心开始来了,我在想他一个人,在可以说举目无亲人地生疏,完全不认识同一桌的人的那种情况,他会有什么感觉?

我猜想他会很失落,很懊恼,还有很后悔。可是他完全听的懂,看的懂台上所呈献的节目与对话,他也能明白台上所要传达的芙中精神。(不过我敢担保,以后他不会再来的了〕

那我的商家,朋友亲戚呢?虽然都听懂看懂表演节目,但芙中精神关他们讲句难听的--屁事?

我呢?我坐去那里?

我告诉你,我和一个印度人,一个马来人同座。他们更可怜,不要说芙中精神,就连台上在讲什么他们都不知道,甚至连校歌在唱什么也一无所知!

昨天巧遇一个同学,她说她的一个同学有来参与(我不晓得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促使他来参与,但我真的很感谢他),但满腹埋怨!因为和他同座的他都不认识,而且他还说当天晚宴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他发现竟然很多不是芙中校友混杂在内。

这位同学,你的感受我能理解,那你又是否能以宽厚的胸襟来了解那些不是校友的参与者呢?

那些人当中,也许确实有一些人是心甘请愿来的,但绝大部分都是基于支持而来。

说到都汗颜,就只因为芙中校友的一个“我们都是年青人,我们和老前辈/校友有代沟,我们不要参与他们”的理由,令到在坐500人有半数以上是非校友,马来同胞及印度同胞。就因为这样一个理由,令到真正来参与的校友埋怨我说:“你们在搞什么?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活动!我都不认识同桌的人,我很失落,我很生气,我以后不要来了。”

我在想,这是我应该负起的责任吗?

当校友会须要支持时,我的商家,朋友,他们甚至可以是马来同胞印度同胞义无反顾,义不容辞就来。其实芙中关他们什么事??

谁去顾及他们的感受?

谁又曾经顾及校友会的感受?

后记:别忘了有一群人在这几年默默地在校友会付出,耕耘也好,改革也好。而且他们都很年青。

放弃容易,坚持很难

有梦想,就要大声说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有2:

1。看看身边的人都给你什么样程度的支持,如果没有什么人附和,这就表示你的梦想对他们来说如粪土,不值他们浪费时间跟你胡扯。

美国某个小学的作文课上,老师给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志愿”。

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欢这个题目,在他的簿子上,飞快地写下他的梦想。

他希望将来自己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壮阔的土地上植满如茵的绿。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除了自己住在那儿外,还可以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自己的庄园,有住处供他们歇息。

写好的作文经老师过目,这位小朋友的簿子上被划了一个大大的红“X”,发回到他手上,老师要求他重写。

小朋友仔细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并无错误,便拿着作文簿去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我要你们写下自己的志愿,而不是这些如梦呓般的空想,我要实际的志愿,而不是虚无的幻想,你知道吗?”

小朋友据理力争:“可是,老师,这真的是我的梦想啊!”

老师也坚持:“不,那不可能实现,那只是一堆空想,我要你重写。”

小朋友不肯妥协:“我很清楚,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不愿意改掉我梦想的内容。”

老师摇头:“如果你不重写,我就不让你及格了,你要想清楚。”

小朋友也跟着摇头,不愿重写,而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大大的一个“E”。

对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如粪土般的梦想并不实际,所以就给了一个大大的“E”。

2。鞭策自己。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梦想大大声说出来后,就会有人在留意他的一举一动,看看他究竟是说了算,还是认真去执行与实现。

一直以来,我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梦想,可是不要说大大声,连小小声我都不敢说出来,因为这不是一个易为的梦想,即:设立清寒子弟助学金。

很久以前的一个小村子,有一天从山上来了一个巨人俘虏了村子里的一个刚出世的宝宝就往山山去。村子里的人都很着急,召集了村子里所有勇士上山拯救这名宝宝。勇士们一个个威武神勇,发誓不把宝宝救回来绝不罢休。

后来,只见勇士们一个接一个回来,不是打不过巨人,而是他们放弃和巨人搏斗的机会。他们连上山的本事都没有,又何来打斗呢?

没有人敢再出来说要上山了,随后只见一个人不慌不忙的往山上爬去,一段时间之后,只见此人身受创伤地抱着平安的宝宝回来。就有人问:“你是凭什么做到这一点?”

那人说:“我不晓得,但我知道他是我的宝贝,他是我的孩子。”

我之所以不说出来,只因为我认为一来时间还不成熟,二来这不是关系到我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当我说我的梦想是创立自己的公司时,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我面对的是自己,创立公司是我的宝贝,我会奋不顾身去实现,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也会去承担,也只因为那是我的宝贝。

成立清寒子弟助学金,并不是我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首先要有一些和我有着共同目标的人来配合,推动后然后就是要有人来支持。

前一阵子,刚好芙中候任校长有这么一个提议,再来这段时间也收集了一些芙中校友的反馈,建议芙中雪隆校友会除了联谊,也应该去展开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而清寒子弟助学金再度被提起。随后芙中1989年毕业班同学在一群热心同学的策划下,成功搞了一个春节花花20毕业周年晚宴,连同同学家属约计有200人出席,这是成功的,这是让1989年全体同学自豪的。由于有更热心的同学捐了一些钱来,其中一个同学更慷慨解禳捐出10千元巨额。

据我了解,目前所剩及加上同学捐款都由其中一名同学使用自己的银行户头保管。我从事会计,很多事情我都经历及见过,这位无私的同学她这么无私的为同学和母校服务与贡献其实她是会面对着一些风险的。(我觉得每个人都知道,我不想因为自己从事会计就依老卖老)

有鉴于此,我就觉得也许我可以和芙中雪隆校友会可以及芙中1989年毕业班同学会来个合作,看看居然大家的目的一样,能否来个配合?

于是我就把梦想和配合方式大大声说出来。

坦白说,这段时间,我除了每天要写稿骂变节导致以民为本的霹雳州民联政府倒台的许月凤外,我也同时面对着别人以我看许月凤的眼光看我。

后来一个老友提醒我说:“那笔钱好歹也是1989年毕业班同学捐出来的。你又不是1989年毕业班同学的执委,他们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活动你陈志成半路穿插一脚,这不是好像在骑劫功劳吗?”

老友还说:“很多同学是不可理喻的对你们芙中雪隆校友会存在着很深的成见,你这么一做,只会让同学更加排斥芙中雪隆校友会!”

其实这只是片面之词可信度也许不高,但也不无道理。我老是责骂我们的候任首相纳吉手段卑鄙通过金钱接纳变节议员骑劫民联州政府,其实原来自己的举动也分分钟钟等同纳吉呢。

我的这个梦想也许遥不可及,虽然有一些人给了我A,但也就只是那几个而已。

我做起事来,喜欢如君凌兄所说:cowboy型,只要目的达成,我从来没有去想太多其他的东西。

成立清寒子弟助学金,是我的梦想,但不是我的宝贝。

我郑重很不光彩的宣布:“我放弃了这个计划,我也不会强逼芙中雪隆校友会去执行。”

后记:欧阳同学有告诉我,她手上的钱还不够在芙中领养一名清寒子弟,还欠少少。我会尽量协助她。

Sunday, February 8, 2009

马超,韩遂,曹操与林冠英,许月凤,那吉


赤壁之战后,曹操暂时退避许都,等待时机。不久周瑜被诸葛亮气死,造成东吴失去主帅,于是曹操确认时机来临,欲先取东吴而后攻刘备。

但是曹操还是担心万一大军东征,征西将军马腾会趁虚而入直取许都。于是假传诏书,召马腾进京借机杀了。

马超,韩遂起兵来为马腾报仇。马超骁勇攻破长安,直取潼关。

曹操闻讯大吃一惊,事态严重赶紧亲自领军就潼关。两兵会聚,曹操兵败如山被马超追杀,多次狼狈易装后才侥幸逃脱。经过反复无数次拉锯战后,曹操总是输多赢少,要不是兵多将广,根本无法稳着阵脚。

当曹操知晓马超有勇无谋后,便决定施行反间计,离间马超和韩遂。

不久马超韩遂兵分两路防备曹操,曹操认为机会来了,亲自出营迎上韩遂,礼貌地和韩遂寒喧几句(以前打战的时候,都挺有风度的,大家还可以会面寒喧)后就回营。

马超果然开始起疑心,便前去质问韩遂,韩遂据实告知,马超虽然无法反驳和提出任何证据,但心理却是很疑惑。

曹操这么一做,只能让马超韩遂彼此猜疑,可是却无法真正离间他们。于是他写了一封信,在关键的涂改一番,使人看不懂究竟是什么意义,也不解信的内容,然后派人把信交给韩遂。

马超得知后,当然向韩遂索信来看,可是却完全看不懂,于是马超就怀疑是韩遂故意涂改以便不让他人知晓信的内容,弄得韩遂百口莫辩。为了表明心迹,韩遂表明愿意出战,以斩曹操作为证明。

曹操派曹洪出战,两人相遇,曹洪只对对韩遂税:“丞相要汉将军照信上的话去办,不要误事。”马超听到后怒火冲天,挺枪直刺韩遂,多亏诸将相劝,否则韩遂必死无疑。

韩遂此时可真跳进黄河也水洗不清,在谋士催逼之下,只得修书投降曹操。

就这样,马超被韩遂和曹操围攻大败而逃。一场轰轰烈烈的讨曹战役,竟这样收场。

历史上,马超被刘备封为五虎大将之一,算的上是忠心耿耿的忠臣烈士。

韩遂呢?投降曹操本非他的本意,然而面对马超一而再,再而三的猜疑,甚至欲取其性命时,才在身旁谋士催逼之下,投靠曹操。

曹操是最终的胜利者。

三国的马超,韩遂及曹操,会不会是今天的林冠英,许月凤及那吉?虽有待破解,但那吉却肯定是这场游戏最终的胜利者。


后记:


当年韩遂虽然因为曹操的计策与马超发生相互猜疑,马超、韩遂中曹操离间之际,当马超发现韩遂欲(其实并没有)密谋降曹时,砍断韩遂左手,使韩遂成为残疾之人。


虽然如此,但韩遂最终并没有投降曹操,而是在兵败之后,逃往凉州。

他的下场据说随后在他被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所打败后,他作为人质的子孙都被曹操处死。连韩遂自己的女婿阎行也想杀死韩遂投降曹操。

建安二十年(215年),韩遂被领地内西平和金城一些将领所杀,将首级献于曹操。

表面上看,许月凤的遭遇的确有点像类似韩遂,深入一点了解,韩遂终身没有投靠曹操的气节又是许月凤所没有的。

最后我想帮许月凤平反,竟然弄巧反拙。哀哉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所以一个人最重要还是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畏生死折磨,面对淫威,威武不屈,视死如归。